引用本文:
【打印本页】   【HTML】   【下载PDF全文】   View/Add Comment  【EndNote】   【RefMan】   【BibTex】
←前一篇|后一篇→ 过刊浏览    高级检索
本文已被:浏览 1236次   下载 3 本文二维码信息
码上扫一扫!
分享到: 微信 更多
凤阳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调查研究报告
刘贯一1
安徽省凤阳县农业区划委员会
摘要:
一、大包干开创了凤阳农村经济的新局面 凤阳县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地。全县有46个乡镇,353个行政村,3513个生产队,120877户(其中农业户100076户),55.37万人(其中农业人口50.10万人),社会劳动力28.41万人(其中农业人口劳动力25.75万人),耕地120万亩(农业人口:人均占有2.39亩,劳均占有4.6亩)。 1.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一个“三靠县” 历史上,凤阳是全国有名的穷县。解放前十年九荒,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身背花鼓四处逃荒要饭;解放后由于极左路线长期反复折腾,农业低产落后,农民生活贫困,常有外流乞讨。
关键词:  凤阳县  调查研究报告 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  劳动力转移  大包干  农民  增加到  1990年  农村经济  粮食
DOI:10.7621/cjarrp.1005-9121.19850409
分类号:安徽省凤阳县农业区划委员会
基金项目:
Abstract:
Key words: